首页 > 新媒体营销 > 营销观点 > 如何借助热点撰写新闻稿

如何借助热点撰写新闻稿

作者:omuka来源:www.lanyun2009.com时间:2018-12-05

新闻稿撰写,不像写散文、诗歌、小说一样需要深厚的文学功底,其实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,把事实交代说明清楚,基本上就可以撰写出一篇不错的新闻稿了。那么如何借助热点来撰写新闻稿?其实就是借助较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来植入我们的软文广告。

 

 一、站在行业的角度

在娱乐圈有这样的两个派别:实力派和偶像派。一般认为实力派演员演技更好,而偶像派的外形和人设则更好。这当然是经不起推敲的笼统说法。那么,这种说法能够长期占据人们对于娱乐人物的认知印象上,则说明这种简单的归类方法虽不准确却也有一些根据。

 

现在常用的标签是“流量担当”和“实力担当”,不过是营销术语传播、日语文化西进导致的语言习惯变迁,其所指的意思基本上没有变化。

 

为什么要说这些呢,就是为了说明这样一件事情——像经纪公司一样研究我们的受众人群,研究它们关心哪些问题,忌讳哪些问题。

 

如果公司近期有一项内部活动需要发布新闻营销稿件,那就不能只说某年某月某日公司发生了某某事件,甚至不应该从此处作为出发点。较好的写法,应该是先写行业发展动态(行业贴合紧密、言之有料),自然过渡到公司发生的某件事情上。

 

从业者也常常会被领导要求就某项活动撰写一篇新闻稿,而这项活动本身似乎并无甚价值。那么,这样的情况下,尤其需要在行业发展这部分做好铺垫,一定要“言之有料”。

 

以行业观察员的角度看问题,从研究员的立场下笔。

 何借助热点来撰写新闻稿

 

二、巧借 热点

从业者也常常会被领导要求就某项活动撰写一篇新闻稿,而这项活动本身似乎并无甚价值。那么,这样的情况下,尤其需要在行业发展这部分做好铺垫,一定要“言之有料”。

 

韩寒在成立ONE一个工作是之前,某次在杭州做演讲,刚好有位领导在,结果这位领导根本不知道韩寒是谁。韩寒在博文里表达了这样一层意思:官员和普通人分属于不同的话语系统。这件事给我的启示则是:我们的所有话语活动都是有一个范围的,我们在说话和写文章之前很有必要做一下用户分析。

 

社交网络上的名人,即便是韩寒这样级别的,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认识。那么,社交网络上的热点,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关注。

 

除了在需要测试某一个想法是否成立的时候,我的内容一向远离热点。一方面,我没有穿透迷雾的眼睛,看不清真相;另一方面,所有能被总结出来的观点都带有偏见,我努力避免。

 

我不领别人的酬劳,自己的一小片地方想怎样怎样,当然可以自己决定是蹭热点还是回避热点。与个人写作不同的是,企业公关(文案、营销、策划)从业人员,很有必要在“贴热点”方面多下点功夫。因为你不蹭热点,很可能完不成KPI。那么,如何贴近热点呢?

 

举例说明: 3M 借力雾霾卖口罩,杜蕾斯的官方微博、海尔的官方微博都是很好的案例。有必要说明的一点是,杜蕾斯的官微虽然备受推崇,但大多数都是抖机灵而已,哪儿哪儿都有它,你说讨厌不讨厌。

 

关注热点,但要克制地追随热点,不合适不要硬上,别成为令人讨厌的那一个。

 

三、善用数据说话

在我的运营经验中,标题中出现数字的新闻点击量会相对更高些。一篇好的新闻稿件,一定要充满细节——数据、人物形态、语言、图片等。大多数新闻写作者都会使用数据,但是常常是行文逻辑的需要,而不是在下笔前就已经准备好的。

 

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这样的观点:数据(消费者调查、引用权威行业数据、KOL的发言)可以支撑起文章的可信度。这就要求从业人员一定要有定期获取研究报告的渠道,以及经常性、快速地阅读研报的习惯。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储备5000份(数字还在增加)各行业报告的原因。

 

数据,是精准描绘这个世界得唯一可信赖得指标。

 

四、积累和爆款一样重要

 

文字工作者,常常将自己的文字当作自己的孩子,多少有种望子成龙的心态。但是,企业哪来的那么多新闻点可以挖掘呢?出彩的稿子不是天天有,工作者也不必苛求。臃肿的长句和浮夸形容词的堆砌是大忌,也是公关稿的通病,有经验的PR 一定学会避免,尤其是那些超长标题。日常稿件只要过得去就可以,但是能出彩的一定不要放过机会——要写得漂亮、说得精彩。

 

日常新闻稿件发得足够多得时候,也会有一些效果,至少会在互联网上留下更多的痕迹,让更多的人看到。千万不要哗众取宠,发稿得目的一定是提升品牌知名度,而不是攻击对手,更不是引导社会 走向。

TAGS
推荐阅读

与蓝韵项目经理通话

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格式

信息保护中请放心填写

在线咨询
 
提交成功
关闭浮窗